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我院教师深入学习研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14-11-21  

11月19日下午,由我院和法政学院青年教师发展促进会联合举办的“依法治国背景的社会治理模式革新”学术沙龙活动在6号楼541举行。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新闻办公室主任杜兰晓全程出席了活动并讲话,我院党政班子全体成员、两个学院的青年教师及部分老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

杜兰晓在讲话时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人才保障,学校一贯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发展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校院的相关活动,促进自身学术思维的开阔,综合能力的提升,切实提高自身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我院钱厚诚副教授和法政学院刘国翰副教授作为主讲人,分别代表两个学院的青年教师,就依法治国有关主题进行了研究成果分享。钱老师首先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一是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认识依法治国的战略地位,二是从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事业的高度认识依法治国的根本意义,三是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认识依法治国的内在目标。接着,钱老师又从三个方面指出了目前依法治国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是当代法治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问题,二是当代社会中不法现象的出现与法治威力的实现问题,三是当代法律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与法治精神的确立问题。刘国翰老师认为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依法治国首先要求有良法,应该对不符合民心,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恶法劣规进行修改或废止;其次,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政府的所有行为应该有法律依据,最后,依法治国还要处理好党的领导和法治之间的关系。刘国翰老师认为,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良法善治需要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其中理性的精神、广博的知识和宽容的精神是三个最重要的支柱。

刘天喜教授、钟冬生副教授等许多在场的老师都积极参与了讨论,谈了自己对在当前时期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等问题的看法。

新闻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发展促进会、法政学院青年教师发展促进会

 

 

 

地址: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
Copyright © 2014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