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育  >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度本科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6-12   浏览次数:

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学校《浙江理工大学2024年本科教学工作要点》,结合学院工作实际,特制定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做好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准备工作准确把握审核评估的内涵要求,深刻学习教育部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及指标特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围绕评估指标体系、自评报告、数据报告、学校基本情况等做好全院教职工的培训工作;全面启动有序推进审核评估工作,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工作目标。

二、构建“大思政课”育人品牌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有机结合起来,抓住“大思政课”建设机遇,深化落实《浙江理工大学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深挖浙江省“三地一窗口一示范区两个先行”的思政育人资源,打造富有浙理特色的“大思政课”育人品牌用好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等,创新实践教学。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理论研究和宣讲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学校推进“丝绸文化”课程思政品牌建设助力学校高层次高水平的课程思政体系的建构继续组织“力行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果展评活动,整理编撰学生优秀实践教学成果集。

三、推动课程建设提质升效。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院优质课程群建设。重点做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程申报国家一流课程的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示范引领作用,加强6门省级一流课程建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2门中国大学慕课建设做好省级一流课程自检工作,以课程建设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的听课率、抬头率

、培育高层次的教育教学成果以成果凝练为核心持续开展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围绕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开展系列研讨和培训,加强教育教学成果培育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大力推进“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等为重点的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鼓励教师申报高层次教育教学项目、教学成果奖,参加高层次教学竞赛等。

、推进思政课数字化改革。紧跟教育数字化战略发展需要,在学校“数字化改革 2.0”方案指导下,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思政课教学创新,在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有效互动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型的技术路径,丰富数字化课程资源,促进网络课堂与实体课堂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赋能思政课建设,打造示范金课”,打造浙江省思政教育资源展示平台。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加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质量文化建设,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机结合,完善“保障-反馈-跟踪-改进”的质量管理闭环体系,发挥学院教学督导组和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反馈提升机制。推动各个教研部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进行不少于2次集体备课活动。鼓励各个教研部以课程为主题召开教学研讨会。

七、保障双校区教学优质高效运行。以“安全、平稳、高效、满意”为目标,聚焦双校区教学日常运行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优化双校区教学运行机制,提升双校区教学管理协同水平,全力保障本科教学活动平稳有序。按照专业认证及学校要求,按时提供所需材料,协同配合各类专业认证工作。

八、争取学科竞赛更优成绩。精心选拔和培养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等学科竞赛的骨干,推出有竞争力的作品与团队,争取在学科竞赛中获得更好成绩,实现新的突破。

九、推进廉洁教育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将廉洁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强化课程教育教学与廉洁教育的融合,继续设立廉洁教育专项课题,鼓励教师研究廉洁文化,汇聚学术力量,共同推动廉洁文化建设,确保廉洁教育入脑入心。

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思政课教学和理论研究的优势,打通不同学段之间的壁垒,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同题异构共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412

附件【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度本科教学工作计划(定稿).pdf
地址: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
Copyright © 2014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