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设置 学科设置

学科设置

发布时间:2024-06-14   浏览次数:

学校于200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位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红色文化研究五个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理论表达,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在分别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它要求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认识社会现实和历史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人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以期教化和影响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与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研究;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干部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与引导研究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需要联系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等诸多方面的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重点展开。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方向坚持史论结合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广泛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变迁等基本史实,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独立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党政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和社会各界输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红色文化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录外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培养方向。它打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等二级学科,还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等相关学科紧密相关,融合了这些相关相邻学科的知识体系、理论原则、学术规范、价值判断等。主要研究内容为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价值与现实功能、保护与开发、未来发展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地址: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
Copyright © 2014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