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知史爱史、知史爱国、知史爱社会主义,党群工作部(宣传)、教卫局牵头组建由高校优秀学生党员组成的“钱塘潮·青年浪花”宣讲团,走进学校开展党史主题宣讲活动。我院2020级研究生丰宇航、孙哲敏、武玮芸、何悦为宣讲团成员。
丰宇航分别在杭州钱塘高中和杭州求是高级中学做题为“学红船精神,做有为青年”的演讲。他先解释了红船精神的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并通过分享浙江理工大学优秀校友、浙江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吴先清的革命故事,让在场师生进一步了解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价值所在,对献出青春与热血换来今天美好生活的革命先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孙哲敏赴杭州文海实验学校为30余名团员开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公开课。以“北大红楼”、“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讲习馆”四大红色关键词展开,逻辑线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孕育地北大红楼到红船精神,到对红色文化的具体概念理解,最后结合浙江理工大学深厚的红色校史资源,内容层次层层递进,同学们现场反馈积极。同时在课上播放了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视频节选,现场师生深切感受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少同学落下了感动的泪水。
武玮芸为下沙中学初一、初二的师生做题为“金银滩的璀璨之光——‘两弹一星’精神”的演讲。她以家乡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为背景,讲述当年在金银滩自主研制“两弹一星”时发生的故事,号召新时代的青少年们要继承先辈遗志,永葆赤子之心,传承好、践行好“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让红色基因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时代之光。
何悦以“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围垦精神”为题,给学正中学1200余位师生做主题宣讲。她为师生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的一项杭州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大水利、大生产运动——下沙围垦。当时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社会各界人士仍自发投入到围垦任务中。他们奋起反击,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汹涌的潮水相抗衡。钱塘江水孕育着杭州文化,滋生了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围垦精神。何悦勉励同学们继承和弘扬新时代围垦精神,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续写新时代的围垦精神。
通讯员: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