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7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还时常引用毛泽东的名言、诗词、著作。
12月26日,我院2020全体研究生到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红色文化活动基地研究学习,参加“纪念毛主席127周年诞辰活动”,共同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和伟人风范。
上午十点整,纪念活动在新四军纪念馆草坪上正式举办。大家高声齐唱《东方红》,随后来自各个学院的师生共同参加了”纪念毛主席127周年诞辰活动”文艺汇演活动。
为缅怀我们伟大的人民领袖,我院2020级研究生岑朝阳、武玮芸、丰宇航、樊静等同学朗诵了毛主席的几篇诗词,分别是《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和《如梦令·元旦》。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写作背景:
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这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后红军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
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排斥,被免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改去地方上主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1933年夏天他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触景生情,回忆往事,欣然命笔,写下了此诗。
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写作背景:
在1962年5月的《人民文学》上,同这首词一起发表的还有《采桑子·重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毛泽东在1962年4月27日,曾特意写下一则小序并刊在这6首词前面:“这六首词,是1929年至1931年在马背上哼成的,通忘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搜集起来,寄给了我,要求发表。略加修改,因以付之。”这6首词初发表时,都只以词牌为题。这首词的“蒋桂战争”的词题,是1963年集成《毛泽东诗词选》一书时才加上的,同时还加上写作时间“1929年秋”。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露出了他妄想独霸中国的新军阀面目。从这年到1930年,蒋介石与各路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中国大地陷入混乱之中。毛泽东高瞻远瞩,迅速把握军阀混战无暇他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革命力量,同朱德一起率队伍东征闽西,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1929年9月红军攻占闽西上杭,这首词即写于此时。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写作背景:
为了粉碎国民党的阴谋企图,毛泽东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分头向江西方向进军。1930年元旦春节期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部分从古田出发,向北经连城以东的古田、宁化、清流、归化等地,越过武夷山到江西去。在这次行军途中,毛泽东以“元旦”为题写下了这首小词,以此来描述这次进军的情景。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他一生的追求。今天,我们再次缅怀毛泽东。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永远鼓舞我们继续前行!
通讯员:周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