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风采  >  正文 团学风采

我院与长兴县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共建“红色文化研究基地”

发布时间:2020-01-07  


1月5日,浙江理工大学与长兴县共建“红色文化研究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的揭牌签约仪式在江南红村举行。

长兴县委副书记高胜华、长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峰、校党委书记吴锋民、党委副书记陶伟华,我院谭立章书记和渠长根院长等出席仪式,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长兴文旅集团、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江南红村相关负责人,以及我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艺术与设计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师生代表。长兴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文塔主持仪式。


 


高胜华致辞。他说,本次双基地的共建对于长兴和浙江理工大学之间的联系有着重要意义。他介绍了长兴的红色记忆、茶文化、古生态文化等自然与文化遗产,强调长兴是一块红色沃土,其体现的红色文化将助力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的发展。他表示,长兴目前已经形成了集文旅、科普和思政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体系,其文化旅游资源向全社会开放,欢迎广大的理工师生前来体验。

吴锋民致辞。学校作为一所具有122年办学历史的高校,以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培养了一批优秀校友,在红色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上成效明显。有全国首个红色文化研究的二级学科硕士点,全国高校首家成立的红色文化讲习馆。长兴有“红村”,理工有“红馆”,更加深了校地合作的基础。希望通过这次基地共建活动,能够让师生有更多的机会在这片红色文化土地上感受、感悟,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继续深化以研究中心、实践基地为支撑的红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特色和品牌。同时,在“红色文化研究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成立的基础上,学校还将充分发挥艺术与设计专业优势,在长兴成立艺术创作与写生基地。最后,他表示,浙江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重点建设高校,今后将加强与长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人才资源共享、研究成果共享,为进一步开展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全面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后,浙江理工大学与江南红村“双基地”揭牌仪式和签约仪式举行。吴锋民、高胜华为“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研究基地”揭牌。陶伟华、陈峰为“浙江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我院渠长根院长和团委吕媛媛书记分别与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江南红村签署了共建协议。


 


 


 


现场还举行了浙江理工大学师生红色墙绘作品揭幕仪式。由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共同创作的墙绘系列作品,从长兴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出发,用版画的艺术手法表现壁画,从“开篇号角”到“胜利欢歌”,以时间的推移为主要顺序,以描绘粟裕、王必成、江渭清等领带领新四军抗日的历史背景、战略图等为主线,描绘了抗日战争中的红色长兴。


 


签约仪式结束后,我校师生参观了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当天下午,浙江理工大学长兴(顾渚)文化下乡活动暨艺术创作与写生基地揭牌签约仪式在长兴县大唐贡茶院举行。

吴锋民与陈峰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创作与写生基地揭牌。艺术与设计学院与大唐贡茶院签署协议。


 


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代表李凡璠发言,他表示,课程思政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力在深刻改变教与学的逻辑与效率,今后师生来此进行艺术创作与写生,必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努力创作、培育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

悠远的竹笛、灵动的古琴、实力的唱功、曼妙的舞姿、精湛的茶艺……当天,来自学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同学们也为水口乡村民们带去了歌曲、民乐演奏、茶艺、舞蹈等丰富多彩的节目。

活动现场,郑显理副教授团队、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以及长兴县书法家协会等还在贡茶院广场为村民们画年画、写春联、送“福”进农家。现场气氛热烈,人头攒动,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





地址: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
Copyright © 2014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