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工作

发布时间:2017-10-2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有效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工作,促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力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工作。

 

    院长渠长根为全校教师做《同行同向 协同育人——你我手中的课程思政》专题报告

928日下午,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教授以《你我手中的课程思政》为题,就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问题,给我校教师上了生动的一课。讲座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森主持。

渠院长从本科、硕士、博士不同阶段的思政课程设置讲起,重点对什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什么是课程思政、如何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讲解。渠院长认为,每一位教师都承担育人的责任,每一门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教育的过程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校荣校的观念、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自信心。那么,如何做好课程思政?渠院长认为各类课程都可以融入德育元素,体育课教师可以把挫折教育、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规则意识融入体育课中;语言文学类课教学应强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源自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人民、国家情怀、民族团结等理念和价值观,要注重展示中国文学的特殊魅力和文化优势,要正确阐释宗教与文学的关系等;技能型课程、科学技术类课程,应注重传播科学理性、中国贡献、人类共同体价值观、实事求是精神、创新发展理念等,促使其它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渠院长的讲座对全过程大思政育人体系进行了阐述,增进了大家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本,对我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QQ图片20171027150356.jpg


          渠长根院长为全校教师做“课程思政”专题报告

 

思政课教师上专业课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1016日晚,2号楼104教室,一堂特殊的课程教学开始了。我院肖香龙教师走进了机械类专业课程《现代机械师启蒙》的课堂里。这是我校首次尝试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合作上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代机械师启蒙》是由机械与自动化控制学院副院长胡明任教,教学中胡教授非常重视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要素,她不仅在教学日历、教学内容、课程考核等方面系统地融入“课程思政”要素,更是专门安排了一节课,请思政课教师肖香龙讲解课程相关内容。在两位老师的前期准备下,肖老师讲解了《中国制造与现代机械工程师的情怀》这一课,受到了同学们高度的认同与共鸣。

来自2017机械(1)班的张波同学在课后写道:“理性的理工男,朦胧的人文情,机械工程师的情怀。看似不合常规,却别具匠心。理工男也可以有情怀,而且是胸怀天下的情怀。古往今来,从工到匠,由匠至艺,这是中国工程师的成长史。当工人转变成为匠人的时刻,中国工程师的情怀就有了雏形,那一刻,设计师的作品有了灵魂,他灌注于作品的不仅仅是完成一份工作的技能,还有个人对机械的情感,以及寄托于机械的对社会乃至国家的使命感。工程师的自信来源于他人对作品的认可,工程师的至高荣誉是为社会,国家尽一己之力。这是机械师的一种情怀,来自使命感。”

电气(6)班的柴俊写道:“一名卓越的工程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还要懂得情怀的真谛。现如今,我们的祖国飞速发展,这发展速度惊人,不弱于其他强国,德国有工业4.0,我国有中国制造2025……这些目标以及已经实现的,作为一名中国人,真正感到自豪和骄傲。”

电气(6)班的翟亮写道:“时代在召唤,祖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让我们用工程师独特的情怀推动中国的不断发展,开创中国科技,乃至世界科技的新纪元!”

机械(6)班的孙浩桢这样感悟:“我认为,情怀确实是这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它不仅仅是指人与人交流时的情商,更多的是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家国情怀”。我国现在能日益强大,靠的就是这么一群有情怀的人才。同样的,我国现在制造业上已经算是强国,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成果,也与一代代有情怀的机械工程师们息息相关。如今,机械工程师的发展空间也很大,比如老师所讲的中国制造2025等等,都体现出机械类专业的光明前途,听来令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自已。”

等等。这样的心得体会还有很多,看着同学们充满青春激情的饱含爱国情怀的字字话语,作为教师,我们深感欣慰,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培养的人才一定会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一堂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以很好地实现了育人目标,圆满结束。

QQ图片20171027151141.jpg

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胡明副院长专业课《现代机械工程师启蒙》课堂思政教学

 

副院长肖香龙在全校教学工作例会上宣讲《课程思政的魅力与设计》

1017日下午,在全校教学工作例会上,肖香龙副院长为校领导陈文兴

校长及教务处、评建办领导、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领导宣讲“课程思政的魅力与设计”。肖老师从“课程思政”有可能误会的三个问题即“课程思政是不是所有课程都要上马列课?”、“是不是课程思政之后学生思想大一统了,被禁锢了,洗脑了,学生没有个性了?”、“意识形态教育怎么可能和专业课有机融合?进行分析,提出“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在所有的课程教学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统一,提炼出课程中蕴含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价值范式,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有正确的方向。

   肖老师从德行的魅力、育人的魅力、梦想的魅力三方面分析了课程思政对于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的意义和价值。从打造“五个一平台”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设计方案。

肖老师的发言收到了与会领导的肯定和认同。陈文兴校长认为我们的课程思政工作有很多经验可以挖掘,还有很多工作可以深入推进。盛清处长高度肯定了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合作上课的这种教学尝试,并希望各个二级学院能够认识到课程思政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性,主动融入课程思政工作。

QQ图片20171027150335.jpg 

    肖香龙副院长为校领导陈文兴校长及教务处、评建办领导、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领导宣讲“课程思政的魅力与设计”

 

学院组建培训教师团队为《形势与政策》课程辅导员教师进行教学培训

辅导员教师队伍是做好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力量。为了使这支教师队伍能够更加专业,育人效果更好,本学期学院专门组建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培训教师团队,安排专门时间对全校主讲《形势与政策课》的辅导员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本学期聘请了陈雷、王继全、周勇、贺俊杰、肖香龙五位老师作为培训老师,分别作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国际热点剖析、国际关系与大国外交、两岸关系、当前经济形势等五个专题的讲座。培训教师不仅制作了教学PPT,还编写了教案、整理了相关视频,为辅导员教师教学服务。

QQ图片20171027150450.jpg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主任为辅导员教师进行教学培训

此外,我院多位教师受二级学院的邀请,在党课教学、社团指导、项目研究等多方面参与各个二级学院的课程思政工作,在学校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力、辐射力。

地址: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
Copyright © 2014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