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京杭大运河之旅——2013年我院分工会秋游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13-11-05  

11月2日,我院分工会组织了一次带有怀旧情怀的文化寻知之旅。上午9点半在武林门码头乘船出发,下午3点半坐船返回。先后参观了京杭大运河(武林门—拱宸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和手工艺活态展示馆等七大景点。

250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开凿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她和长城一样是中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奇迹。坐船游览,运河沿岸的石砌石阶古墩古庙、曲岸画桥、烟柳白鹭、枕水民居,时空交错,风情万般,不禁梦忆昔日繁华,遥想远古聚散离别!船到拱宸桥站后,我们带着大运河的余音余味参观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我们先后参观了“地球上的运河、中国大运河”、“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大运河杭州段的综合保护”、“运河文化”等五个展厅。京杭大运河在漫长岁月里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参观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不禁感叹中国劳动人民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伟大智慧。

午饭后,我们路过千年古桥拱宸桥,来到桥西这片充满浓郁历史文化的博物馆群。杭州工艺美术馆中,飘逸华美的丝绸、晶莹温润的青瓷、精良雅洁的宋版,美不胜收!我们有幸碰上了泰顺提线木偶展。泰顺木偶有着深厚的历史、浓郁的特色与精湛的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生百相的木偶头、名角千姿的木偶身,让人体会到木亦有灵;多达36条以上提线的木偶仅靠艺人的双手控制,如此复杂的表演,也让人体会到丝情偶意!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我们首先参观了“刀剑展厅”。这一展厅由五个单元组成:从工具到武器、刀与我们的生活、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刀剑、铸剑锻刀、悍刀宝剑。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与民族的荣辱兴衰连在一起。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刀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不仅扮演了武器和工具的角色,它在中国历史的漫长演进中,还逐渐衍生出承载风习、观念和精神文化的功能。这种功能使刀剑超越了单纯的物质性,成为荣耀、身份、威权,甚至超自然力的象征,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随后,我们参观了“剪刀展厅”,这一展厅也有五个单元:剪刀起源与演变、我们生活中的剪刀、中国著名剪刀业、张小泉和他的剪刀、剪刀的制造。参观这一展厅,我们了解到,剪刀虽然从没有在战争的舞台上扮演过叱咤风云的角色,但剪刀的发明在修剪须发、剪剃羊毛、剖剪鱼禽等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发挥了其他工具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也正因为其从诞生之日起从未改变过作为工具的身份,所以才难以进入文人和学者的视野。

中国伞博物馆中,我们先后参观了中国伞的起源、油纸伞与油布伞、美丽的西湖绸伞、伞的文化、走向世界的伞、形形色色的现代伞等六个单元。感叹伞之绚丽多姿之余,我们聚焦于广泛、深刻而又复杂的伞文化。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伞蕴含了人们丰富多样的情绪表达,它既是将人群区分开来的仪仗制度的一部分,又是将具有共同心愿的人联系在一起的媒介,它既为人们带来喜庆与吉祥,但又成为民俗心态中的一种难言的禁忌。

中国扇博物馆中,我们先后参观了中国扇的起源与历史、中国扇文化、中国扇业、精湛的扇艺等四个单元。小小扇面,融万千气象于咫尺之间,韵味绵长,格调高雅,是人类文化遗产一颗耀眼的明珠。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扇的问世首先不是纳凉的生活需要,而是出于社会政治的需要,扇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宫廷礼仪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反映人们社会地位的身份象征,此外,它还曾被赋予超自然的能力,成为法术用器。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中,我们目睹了张小泉锻剪技艺、王星记制扇技艺、西湖绸伞和四川泸州油纸伞制作等技艺,也领略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阳竹纸制作技艺”的曼妙。

地址: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
Copyright © 2014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