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我院成功举办首届“力行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果展评活动

发布时间:2018-06-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18年6月7日晚,浙江理工大学隆重举行首届“力行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果展评活动。

展评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党委宣传部指导,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协同推进。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浙江理工大学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杜兰晓,教务处处长盛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岩,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崔华前,以及校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副院长、副书记、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各学院的学生代表等。

活动从全体参会成员观看专题视频开始。视频中,校党委副书记周文龙对此次活动作了重要讲话。周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全校性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果展,有利于我校育人工作的改革创新,有利于我们思政工作育人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形成“大思政”的育人格局,使我们全校的立德树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杜兰晓现场致辞。她指出,首届“力行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果展的举办,不仅能够展示我校思政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丰硕成果,更能够彰显我校实践育人的深耕和实践,打造富有浙江理工大学特色的实践育人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讲话中期望广大青年要爱国,要励志,要求真,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浙江理工大学青年学子从自身,从小事做起,立志践行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积极投入了 “力行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果展评活动。今年又是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此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全体师生围绕着“厉害了,我的国”主题展开实践教学。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携手并进,从众多的成果中优选了12件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各团队都做了充分认真的准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自己的创作成果。同学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优势,紧紧围绕思政课的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创作了一件件既精致美观,又富有深刻的内涵的作品,深深感染着着每一位现场观众。本次12支实践成果展示团队分为创意手工类、调查研究类、歌唱表演类、影音作品类进行汇报展示。12个作品名分别是:《模型中的改革开放》、《弘扬革命情,再踏新征程》、《台上春秋》、《心中的红船精神》、《烽火钱江桥》、《红色印记》、《笔尖上的服饰变迁》、《辉煌巨变,我观改革》、《英烈与虚无主义》、《一路走来,一路幸福》、《变迁的生活,不止的展望》、《共享经济调研报告》。同学们通过创作,增强了对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励了青年学生明德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的力量。



 

 

   

 

 

 

展示汇报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香龙宣布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的获奖名单。《模型中的改革开放》作品喜获一等奖。现场领导和嘉宾分别为实践成果团队颁发了奖杯和证书。由于本次展评活动突出课程思政的主题,专门为建筑工程学院《捧在手心中的红色模型》、艺术与设计学院《红色漫画育人》、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现代机械工程师启蒙》育人示范课程设置了课程思政特殊贡献奖。同时,也颁发了优秀指导教师奖。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对展评活动做了点评,并总结致辞。他说,此次活动准备时间长,动员范围广,参与积极性高,成果丰富,教育和自我教育成效显著,红色文化主题鲜明。一方面他肯定了此次活动的创意、操办和成效,另一方面对以后持续开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浙江理工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学和建工学院的历次党代会会址模型、国教学院的手绘红色地图等实践成果获得了央视新闻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浙江卫视新闻联播、中国教育在线、浙江教育在线、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都相继关注报道。此次首届“力行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果展评活动是对已有实践成果的一次梳理、总结和提升,体现了三大特征:一是在开展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同时突出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二是实践成果形式别开生面,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开展实践教学。三是主题鲜明,围绕着“厉害了,我的国”展开实践,红色文化资政育人主题鲜明。



 


 

 

责任编辑:汪佳佳 陆舒湄

地址: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
Copyright © 2014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