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我院师生集体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发布时间:2018-12-14  

12月13日是第五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参与全国联动公祭,同步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告慰逝者,惕厉生者。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金土出席活动,新四军老战士和抗战烈士家属及各界干部群众450余人参加。我校作为在杭高校代表,在我院院长渠长根教授的带领下也受邀参加国家公祭仪式,活动由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张海波馆长主持。


 


上午10时整,悼念活动准时开始。伴随着雄壮高亢的《义勇军进行曲》,驻杭某部11名仪仗官兵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到升旗台前。在激昂的国歌声中,全体人员肃然而立,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纪念馆广场冉冉升起和下半旗。随后,50名少先队员向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敬献诗歌《给战斗者》,清澈高越的童声,抒发了新时代青少年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共产主义接续奋斗的坚定信仰;各界群众敬献的大合唱《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表达了中国人民“不甘受辱,在斗争里,胜利或者死”的民族感情和决战意志。之后,伴随着深情的《安魂曲》,8名仪仗官兵抬起4个花圈,缓步走向浙江革命烈士纪念碑,将花圈摆放在纪念碑基座前。这4个花圈由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抗战老战士、烈士家属和各界群众分别敬献,白色缎带上写着“沉痛悼念日本侵华战争死难同胞”14个黑色大字。随着“防空警报声”响起,全场默哀,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深切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仪仗官兵昂首挺胸 举行升旗仪式



 



 



伴随着《安魂曲》,空八十三旅礼兵抬花圈走向纪念碑



 



马院全体师生瞻仰烈士纪念碑



 

       


今年91岁的抗战老兵郝龙清在悼念活动上回忆,“我亲眼目睹了日军在浙江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数不胜数!特别是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万人坑,比比皆是,我们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就是为了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据悉,抗日战争时期,浙江是被日军侵占时间最长、受战争灾难范围最大最深的省份之一,是日军进行细菌战的重点省区,人口伤亡近36万人。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深重的民族危机,全省工农商学兵等各界爱国人士踊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各地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开辟了浙东、浙西抗日根据地和浙南抗日游击区,成为浙江抗战的中流砥柱,对争取浙江抗战的全面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江敌后抗日武装共对敌作战超过1900次,歼灭日伪军2.5万多人,解放人口700余万,无论是对整个敌后战场或是正面战场的抗战都具有重大意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现场参加国家公祭日仪式,我院师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昭昭前事,警惕后人,和平来之不易,和平需要守护。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传递着中华民族对生命与人权的重视,对和平的珍视,宣示着中国人民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的责任、决心和意志。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辈当铭记历史、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在缅怀同胞和先烈中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赓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动力。



通讯员:方沁怡



地址: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
Copyright © 2014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