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邀请浙江大学段治文教授为我院师生作“思政课教学与研究的互相促进”专题讲座,会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院党委书记万政主持会议。

段治文教授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实践方面谈起,围绕“五个一工程”建设的历程、“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框架、解决五大问题实现五大成就以及“五个一工程”建设的影响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把握学科建设动向的具体路径。在此基础上,段治文教授提出了关于理论课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上的几点体会与思考。首先在课程建设体会方面,段治文教授分享了以下四点:第一,要有一个得力领头人和一支有凝聚力的坚强团队。第二,要有理念创新、思路清晰、举措有效的战略布局。第三,要有长期积累、全面推进、及时总结的清晰思路。第四,要有潜心教改、耐住寂寞、甘于奉献的教学情怀。其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他指出要以内容为大,形式多样,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历史相结合;讲究教学艺术,提升教学能力。最后,他指出关于理论课教学与科研互动促进的几点思考:一是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要以理论的深入研究为基础;二是要通过理论教学形成理论研究的思路,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三是教学科研互动促进关键在弄通党的重大理论的演进。
纲要教研部主任、教工第二党支部副书记王艳娟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把道理讲深。我们要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并善于从本质层面、原理层面、规律层面对其进行深入阐释,引导学生探求事物本源。其次要把道理讲透。要及时梳理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理论难点、时事热点问题,并敢于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把大是大非问题讲清楚、讲透彻,促使其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后要把道理讲活。我们要适应新时代学生的群体特征,不断推进思政课程的内容创新、话语创新、形式创新。
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范冰川表示,思政课教学与研究是一体推进的关系,只有寓研于教、以研促教,方能教研相长。教学是认知的不断强化、深化、优化,继而形成新的认知。教学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形成系统思维的过程。研究既是教学的基础,又是教学的持续。只有深入教学,研究教学,进行多学科融通,整体性思考,才能心中有数,收放自如,把教学的道理讲通讲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首先要有教学自信,要有理论自信。这就是教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教工第四党支部书记吕夏颖表示,聆听了浙江大学段治文教授的讲座“思政课教学与研究的相互促进”,使我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两者互相促进。段教授在讲座中指出,要重视科研,并有意识的将科研成果与学科前沿动态引入课堂,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创新精神。在科研过程中,求真创新的态度与团队合作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是从事一切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勇于创新的态度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前提。段教授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经验,强调要依托科研积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努力实现思政课程精品化。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科研和教学相统一,积极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教学科研活动中。
会后,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全省创新深化大会精神,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