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教育  >  正文 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进行时|沿红色印记,寻觅藏在杭州“八大厂”里的中国工业精神

    发布时间:2023-05-22  

    “没有生产就不存在传承。挖掘、创新和生产三个方面都兼顾,才能够谈得上传承……代代辈辈永远铭记初心,这就是都锦生的精神!”五一劳动假期,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寻工”实践团走进都锦生织锦博物馆,一位都锦生退休工人为团队成员深情地讲述都锦生的生平故事并介绍展馆中的内容。


    锦生退休职工为实践团讲解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奋楫争先开新局,笃行实干当先锋。为探寻个体叙事与集体记忆视野下杭州“八大厂”的历史发展,探索新时代中国工业精神,实践团成员陆续前往杭州工运史资料陈列室、都锦生织锦博物馆、杭钢集团文化展示中心、丝联166文化创意园、浙麻职工宿舍荣华里等十余处带有新中国劳动工人红色印记的地点。通过访谈48名杭州“八大厂”劳动工人,扩编口述册内容,展示更多“八大厂”工人的劳动形象。以新媒体形式重塑新中国工业史的红色记忆,编制杭州工业历史故事画册,设计红色文化创意产品,拍摄《厉害了,我们的杭州“八大厂”!》故事回忆短片,依托IP赋能打造杭州工业记忆的传播矩阵,将杭州工业历史发展的故事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延续下去。


    调研团队手绘设计的调研掠影


    “为助推杭州“八大厂”工业化历史发展,目前我们理论宣讲团队通过进社区、进高校宣讲,宣传发扬劳动工人精神,将劳动者的奋斗历史转化为“劳动画卷”,为未来我国“工业蓝图”的绘制提供精神动力。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记住这段红色回忆!”团队成员楼简丹这样说。


     “青马寻工”实践宣讲团进杭钢会展中心


    实践团的带队教师王艳娟教授在指导调研过程中指出,“这段新中国劳动工人的红色口述史记忆可以创新转化形式,聚力促进思政育人发展。在整合“八大厂”工业遗产,整理口述史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可以充实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四史’教育等思政育人资源库,培养新时代劳动者。”

     

    地址: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
    Copyright © 2014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