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根据学校党委组织部下达的党员固定活动日指导书,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党支部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以“战疫+”为主题的线上党日活动。
各党支部依托“学习强国”、“钉钉”、“微信”等平台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党员正确认识疫情发展,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时刻铭记初心和使命,躬身践行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在抗击疫情的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学”,要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优势转化为抗击疫情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各教工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如何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将全面战疫融入思政课在线教学”,党员教师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主要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的老师。全体党员教师结合在线教学、师生参与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课后讨论等情况,分享了疫情期间对学生进行心理疏解和思想引导的办法,交流了把党和政府的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复工复产政策举措融入教学环节的具体思路。老师们认为,教师必须守好用好课堂思政阵地,凸显战疫过程中体现出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以及全体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广大学生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教工第二党支部教师来自中国近现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和研究生四个教研部,支部开展了以“战疫·思政”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全体成员结合每门课的特点积极开展交流与分享。党员教师们认为要将深厚的家国情怀融入战疫思政课,以责任和担当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目标,讲好战疫故事,弘扬全面战疫精神。
教工第三党支部成员不忘初心,在疫情期间切实守好自己的“责任田”,有效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扎实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交流中,党支部书记范冰川认为,疫情防控既是人民群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场,又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大课堂。哪里有新型冠状病毒,哪里就有‘逆行者’的身影,哪里就有疫情防控的活教材。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再次展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见证历史、书写历史的伟大作用,再次印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再次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要把书本的‘死教材’和疫情防控的‘活教材’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各位党员教师还交流了在线教学设计的体会,分享了课上学生的学习体会。
各研究生党支部也积极开展线上党日活动,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以“抗疫情· 话担当”为主题,利用“钉钉”平台在支部书记吕夏颖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支部同学结合自身经历依次分享身边的战“疫”事迹和思想感悟,并从政治优势、制度优势、人民主体力量、国家发展强盛等方面对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进行分析,分享了疫情发生以来学生党员们的抗疫故事。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则以“战疫·家书”为主题,在线上发起了百年情书之战“疫”家书朗读活动,支部党员认真选取和梳理了疫情期间最美逆行者给家人的书信,以朗读书信的形式分享藏在书信中的温暖与担当,感受全民共战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并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目前已经推出六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开展了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主题的线上党日活动,大家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鲜明政治品格和优势;党员们纷纷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疫情中充分彰显,并从人民立场、决断力、执行力、组织协调力等方面充分展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党员更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抗疫做贡献。
通过线上开展的组织形式,适应了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特殊要求,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学院正依托和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开展“思政战疫小课堂”,建设了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库和有力的授课团队,并对全体老师开展了网络教学的技术培训,满足了不同老师和专业班级的个性化教学,研究生党员也积极参加战疫志愿服务,充分体现了党员有担当、敢作为的精神。
部分教师和研究生的分享:
党总支书记谭立章认为:当前,全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与新冠肺炎疫情决战,其中很多的感人事迹就是生动鲜活的思想政治教材,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把这些感人的事迹融入教学中。
院长渠长根教授作为理工梦想家、西湖爱好者、江南游客侠、乐山乐水人的教育工作者,利用MOOC教学开展在线教学,通过西湖文化印迹和西湖故事,塑造爱我中华的深厚情怀,汇集坚强不屈的民族力量。
王继全教授从历史与现实、国家与民族、个人与社会三个层面看待中华民族的伟大“战疫”精神与既有辉煌成就,鼓励学生谈感想,谈认识,谈价值,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风貌。
刘梅英、陈卓两位教授分别从世界范围内瘟疫发展史及应对的经验教训角度指出正确对待疫情的态度,介绍“战疫”时事与具体措施,倡导社会责任感和世界眼光。
王艳娟副教授从现实中挖掘战疫案例,讲好战疫故事,彰显战疫精神,引导学生畅谈关于战疫的思考与感悟,并利用个人微信公众号分享推送学生的感想以及身边的战疫故事。
徐木兴副教授结合国情、省情、校情,介绍中央决策部署,赞扬浙江干在实处与浙江省的战疫,形成了“战疫”思想合力。
李班副教授牢记立德树人的任务,不忘教书育人的职责,彰显中国优势与自信,正视防控短板与不足。
王海兵副教授通过恰当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生命观教育,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和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艾丹、林贵长两位老师专门开设“战疫”专题,解读中国梦的历史与现实,涉及思想道德考量,法律问题再探、心理辅导跟进,防控知识普及等方面。
吴苗副教授利用超星学习通APP,讲述钟南山、李兰娟等杰出人物的先进案例,沁人心脾,感人至深。
王亮、徐爽、徐芹芹等青年教师分别呈现我党“战疫”之必胜决心、爱国之崇高精神、命运之共存共荣等系列内容。
方啸天认为:在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支部的这次党日活动显得格外的有意义。支部对于党员的关心和爱护,当然首先体现在帮助党员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上。疫情当前更是如此。而作为党员面对全国一盘棋的大局,就更应该着眼大局,服从指挥,如此方能成就真正的大志与大爱。
徐怡认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处处都有闪耀人性光辉的故事在发生。在课堂上我想把我感受到的感动与正能量传播出去,启发学生做一个勇敢、正直、有担当并且有理性的人。
夏雪认为:线上教学适合大学生这个阶段,大学学习应该是向自主学习过渡的阶段,目前关键是监督引导一部分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对那些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言,帮助他们如何获取线上资源,如何筛选,以及必要的答疑则是重要的。
何凡认为:在线上教学中积极加入‘战疫·思政’内容,不仅在上课时穿插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战疫小故事,还在讨论环节专门组织了战疫的专题讨论,与学生就作为历史亲历者该如何看待此次疫情在历史中的意义,如何在此次疫情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建设来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学生积极参与这些内容的互动与讨论,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刘亚洪认为:作为青年党员,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要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要坚定在这场战役中必胜的信心。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陈敏认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个人也在这场战役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温州的疫情虽然严重,但大家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他们有的捐钱捐物、有的踊跃报名志愿者,还有很多医务人员在一线担负抗击疫情的重任。在这场战斗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力量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更看到了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情怀。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副书记胡雪雯认为: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无数人在本该万家团圆时候舍小家顾大家,逆行出征。婉清用这封信表达了对父亲职业的自豪和对父爱的理解以及对战胜这场疫情坚定的信心。“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正像大家期待的,经过与疫情的搏击,经过无数英雄的汗水甚至生命的付出,胜利就在不久的将来。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副书记卫雅侨认为:这次疫情阻击战来的汹涌、猛烈,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面对疫情临危不乱、应对有方,展现出非凡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使得世界为之震惊,这是中国制度、道路、理论自信的高光时刻,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和中国人自发感到荣耀的大国风采,疫情阻击战我们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我们仍需严防境外输入,不取得最后的胜利绝不收兵,期待真正的春天早日到来!
教工第一党支部线上党日活动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线上党日活动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战疫家书”朗读活动